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艺术设计学院联合济南市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合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开展联学活动。

活动中,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成员、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与师生代表共同参观了在学校图书馆大厅举办的非遗传承展览并现场体验了社火面具、剪纸、结艺、面塑、糖画、微雕、蛋雕、缮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通过沉浸式学习,参与者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一重要论断。

在座谈阶段,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张琳携非遗保护部工作人员介绍了济南市文化馆强化党建引领、完善非遗保护政策、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等工作。
下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关于“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部署,以及《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等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中心组成员围绕“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融合”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学院党委书记颜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化自信,建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持工作)赵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有责任和义务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其永远熠熠生辉。
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小华:学团工作队伍今后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学院特色,将非遗传承与学生教育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委员宋书利: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我可利用数字技术,如三维技术、数字特效、动画等,让传统文化和非遗“活”起来,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宣传。
学院党委委员王新莲:我深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来,学院共青团将持续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引导青年学子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党委委员崔姗:作为党委保密委员,我将传统营造智慧融入环境设计课程,引导学生从徽派建筑马头墙的“隐而不露”领悟保密要义,从苏州园林的“框景藏幽”体会信息管理智慧。

颜涛在学习总结环节中强调,非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保护传承是时代赋予的政治责任,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通过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创新设计等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化传统文化,立足艺术设计学科,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育人体系融合推进,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他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理论学习、践行文化使命的创新举措。未来,学院将持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非遗进课堂”“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等项目,为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中华文明贡献学院力量。
撰稿人:叶小华 审核人:颜涛